近日,记者随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走进新绥化采访团」,深入黑龙江省绥化10个市县区进入实地采访,历时7天,行程几千公里,所到之处听到人们议论最多、最兴奋、记者们感悟最深的就是寒地黑土。在绥化幅员面积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海伦的优质大豆,庆安的绿色水稻,兰西的优质亚麻……无一不彰显、散发寒地黑土的芳香、魅力。绥化市长于莎燕一矢中的指出,寒地黑土作为一块金字招牌已深入绥化550万人口的心坎,成为绥化加速发展的助推器。新一任市委、市政府有能力、有信心做大这一金字招牌,在中国率先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做大绿色物产经济。
寒地黑土最大优势
绥化是1999年末撤地建市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绥化为何要在全球率先提出寒地黑土这一经济概念呢?寒地黑土是来自气候、地理、经济三个不同领域的语汇概念,这就决定了寒地黑土和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一样都是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于莎燕说,绥化最大的优势资源就是寒地黑地,最大的优势产业就是绿色食品。而且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产品虽优,但名气不大,品牌不响,很多外埠商贾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了我们的「原」字号产品,简单包装后就能卖到大价钱,寒地黑土物产没有达到物有所值。绥化在国内外率先打出这一金字招牌,就是要借助资源整合产品,叫响品牌,形成合力、开拓市场,最大限度地把「原」字号产品变成精深加工的产成品,创出一条高效回报的路子,真正做大绥化的绿色食品产业,扶强扶壮一批企业。
牵动市域经济发展
于莎燕说:寒地黑土因其十分稀缺而宝贵。目前全世界只有三块黑土,一块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一块在乌克兰,另一块则是在中国。这三块黑土比较起来中国这块黑土是最好的,而中国这块黑土的核心则在绥化。据专家考证这块土地上孕育出的农产品,以品质优良,有机安全着称于世。玉米淀粉含量、大豆蛋白质含量、亚麻纤维含量、面粉强筋性、甜菜原糖含量、万寿菊色素含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她强调指出,一般认为,口感好,品质必好,原料好,产品必好。黑土地上长出的产品,普遍具有生长期雨热同步,昼夜温差大,乾物质和微量元素积累多,均以上乘的口感、内在品质普遍受到欢迎。绥化的大米、大豆、玉米、油豆角都称着于国内外市场。于莎燕说,从现实意义上讲,寒地黑土经济是绥化最具有区域化、比较优势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绿色经济。七河源大米,在上海超市卖到十四元一公斤,黄茹娘在香港买到四十元一公斤,AA级「松北王」大豆在进口极为苛刻的日本卖到二百元一公斤。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绥化寒地黑土的产品具有竞争力,寒地黑土经济是最具潜力的朝阳经济。今年绥化一打出寒地黑土品牌,就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其作为产业基地的第一车间,吸引了「中粮」、「中纺」等一批大集团企业到绥化投资办厂。此外,农畜产品加工、传统产业改造和绿色食品开发在绥化这片热土上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高潮。其对于改变绥化农业大、工业小,财政弱的局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寒地黑土经济有了突破性进展,主要标志是绥化成功地成立了「寒地黑土绿色物产协会」,并且还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寒地黑土」证明商标,同时注册了一百零九个产品系列,特别是有十五个产品系列注册了原产地,一次注册商标类别之多,品种之全创全国之最,得到了国家授予的「中国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的称号。
让品牌走向世界
目前,绥化下辖的肇东市华润公司、成福集团和伊利集团;青岗县龙凤公司和万寿菊公司;安达市红星集团;海伦市九三油脂集团,庆安县庆泉集团等一批现代化龙头企业已形成了绿色稻米、食用油、食糖、乳制品、肉制品、酒、淀粉等十一大类,二百多个知名品牌的寒地黑土产品,寒地黑土品牌如雨后春笋在绥化这片热土上蓬勃发展起来。
目前,绥化市委、市政府已把寒地黑土经济确立为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主线。于莎燕说,全市要把寒地黑土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前提,以品牌来融资,开拓市场、在产品上创出一条以品牌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绥化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内部管理,保护好寒地黑土的品牌。要按照高于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建立寒地黑土产品的生产标准体系,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准使用寒地黑土的证明商标,不能因一个产品不合格而砸了这块金字招牌,并且要抓好市场开发,产品升级。二是利用现代化传媒,加大对寒地黑土的宣传。主要是通过举办高层研讨会,来宣传寒地黑土品牌。在主体上由协会,会员宣传和企业共同打造品牌,发挥会员单位覆盖面大等系列优势,把寒地黑土品牌做大叫响。三是要抓好资本运营,依托企业融资。主要是寒地黑土经济要依托公司经营来推进发展,围绕不同项目,分层次组建股份公司,通过公司来融入外资,增强整体实力,并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黑土经济的坚强支撑。
于莎燕最后还表示,要通过对上海、北京、深圳、广东、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和欧盟等高消费市场的定位开发,不断把绥化寒地黑土产品打向世界,让寒地黑土品牌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