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输出新活力——明水县富余劳动力转移纪实(上)
http://suihua.dbw.cn   2004-08-17 11:40:01
 

    明水,富余劳动力转移又奏新曲。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崇德镇的农民工在大庆建筑市场上掀起一阵又一阵强潮,奏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时代强音。那时,在大庆建筑业提起明水农民工,连江浙人也竖大拇指。

    如今明水县劳务经济越做越强,成为农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明水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万多人,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56%,劳务经济可创收1.1亿元。

    针对农民老守田园特别是那些曾外出打工受骗不再想外出的思想,通过广播电视教育、简报传单宣传或召开推进会、经验交流会进行发动,或通过典型说教引路,逐渐解开了农民心中的“疙瘩”,使一大批农民重新踏上务工征程。

    全县还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担当起劳动力转移的“主角”,为劳务经济系上了“保险绳”。

    明水县整合了教育资源,将农广校、农建校、农机校等优势重组,组建了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按照订单进行定向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工外出“淘金”的本领。近年来,全县先后举办了物探爆破工、电焊工、保安、家政服务等培训班,共培训1.3万多人次,毕业的学员被大庆物探公司、哈尔滨建筑安装公司以及北京、无锡、长春等地企业录用,电焊工、爆破工也成为输出品牌。永兴镇务本村农民王贵富,前几年到大庆市建筑工地做力工,年收入4000元左右。2003年,王贵富参加了县劳动局举办的电焊工培训班,学得一技之长,通过劳动部门组织到哈尔滨建筑安装公司做电焊工,一年可收入1.2万元。现在,大庆物探公司一招工就到明水县来录用爆破工,干2个月活,给5个月工资。

    明水县将网络信息搜集和当地信息员反馈结合起来去组织输出,劳动力转移有准确方向,增加了安全系数。利用省劳动力转移网站以及其他网络搜集用工信息,及时向村屯农民发布。在全国18个大中城市聘请了300多个劳务信息员,通过他们考察用工企业情况,信息可靠后与之联系,组织输出。今年春,县劳动局通过信息与江苏省无锡市棉纺厂签订了劳务输出合同,一次输出65人,学徒工每月400元,正式工每月可达到800元,而且给落户,年可创收90多万元。今年,明水县通过网络信息已组织输出3000多人。

    明水县还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的职能作用,今年,驻北京、秦皇岛、哈尔滨、大庆等地的办事处组织输出劳务人员3000多人。

 
作者:    来源: 绥化新闻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举报电话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贯彻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
·难忘2008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