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电有线电视进到户,电话装到村,校舍得到翻新,道路建设红红火火……
今年年初以来,肇东市针对事关公益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有线电视、公路工程、通信工程、高中生扩招、城建工程等诸多难题,深入开展了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这些实事被群众称为排忧解难的“十六件实事”。半年过去了,“十六件实事”有的超额完成,有的投入使用,有的正在建设,每一件都有了着落。
实事是否像当初承诺的那样都落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群众的话最具说服力。在向阳乡,宏业村村民庄德发说起几个月前安装的电话,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们这个村比较偏僻,想安装个电话要花一大笔钱,没办法,只好买手机,但花销又太大。这回好了,安装了固定电话就不用担心花销大的问题了,和外界联系也方便了。”向阳乡在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和承诺提供配套服务的基础上,先后组成推进领导小组,积极与铁通公司联系,迅速在全乡掀起了电话安装的热潮,全年计划安装950部,上半年就安装了2900部。东发办事处、黎明镇上半年共计装机2000多部。
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一直是教育部门的棘手问题,资金不足是制约瓶颈。为此,宣化乡在完成危房改造计划的基础上,又从企业和个人处筹措资金25万元,对6所中小学进行了维修和改建。在维修期间,一些群众自发地来到工地做饭、送水,在当地一时被传为美谈。
要想富,先修路。肇东市宋站镇到宣化乡的公路,每逢下雨天无论大车、小车都无法通过,一直制约着宣化乡的经济发展。在这次活动中,肇东市交通局积极与省交通厅联系,争取到资金504万元,全长7.2公里的宋宣路现已全线动工;安民乡也争取到了大庆采油厂的资金支持,完成5.6公里黑色柏油路的铺建。
农村医疗设施落后、技术人员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为彻底改变看病难、就医难的局面,肇东市先后协调了人民医院、第一医院为昌五镇中心卫生院等4个乡镇捐赠了X光机、B超仪等设备12件,价值达21万余元;免费培训专业人才67人次。目前,已有昌五、洪河、跃进、黎明等9个乡镇卫生院经过达标验收。同时,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肇东市卫生系统共组织下乡义诊65次,诊治病人12500人次,免费接送病人1350多人次,投入扶贫药品2万余元。建立扶贫门诊5个,扶贫病房10个。
“十六件实事”,件件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从养老金的发放到社区室内外活动场所的建设,从实施“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到解决农村吃水难问题,无不体现着百姓的利益。西园社区国税小区的曹淑贤一说起她们的活动室就满脸笑容:“自从建起这个活动室,我的心情每天都格外地好,现在这里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