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下大气力辟建劳务基地——二谈强力推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
http://suihua.dbw.cn   2004-06-09 11:01:08
 
  基地建设是推进劳务输出的基础环节,有了稳固基地,才可能有稳固的输出,也才能有稳固的收入。下大气力广辟基地,劳务输出的市场空间才越拓越宽,才有规模效益。

  当前,我市劳务输出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全市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30多人在省内,占转移总数的60%;县内转移18万人,占转移总数的31%。而到省外、国外的仅为20万人,占转移总数的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在转移大军中,一半左右是半年以内临时性打工,常年转移就业的仅占四分之一。一半以上劳务人员是自发流动状态,经中介组织和能人带动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县、乡组织的输出人员只有7万多人,占12.6%。从以上这些事实不难看出,我市劳务输出还处于自发性内转状态,不固定性很突出。从市场角度去衡量,关键在于没有稳固的劳务市场,没有太多稳固的输出基地,收入自然也就不够稳定。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基地建设入手,广辟基地,尤其是埠外、省外、国外的劳务输出基地。这样,我市劳务经济才有稳固的发展平台,才能迅猛发展起来,效益自然会增长起来。

  怎样去辟建基地?关键是先稳定老基地、老关系,然后加大力量去发展新关系,建设新基地。要紧紧盯住国内外大中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国家重点项目区、老工业基地改造核心地带以及俄、日、韩等国家地区,盯住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多路并举去辟建,我市劳务市场的空间才能不断放宽,效益才会不断放大。

  各级领导要把辟建劳务基地、考察劳务用工市场作为外出引资引项或参加经贸洽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主动结交用工合作伙伴,提高基地建设成功率和整体质量。

  发挥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桥梁、纽带作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与外地中介组织、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对接,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劳务基地建设和劳务市场开发,搞好供需对接;特别是农技协更要把服务触角向劳务经济领域延伸,铺路架桥。

  劳务输出能人路放宽、信息灵、经验足、地域熟,具有输出优势,要通过给政策、给荣誉、给待遇等举措,鼓励他们带动更多的人去闯、去创,形成稳固长久的输出群体,最好能在基地落户生根,进而带出更多的亲戚、朋友、乡亲从事劳务业,产生稳固的群体效应。

  我市各类各级驻外办事机构具有向导功能,也是在当地建立输出基地的窗口,要主动担当起这项工作职责,扩大输出数量,捕捉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可以在我市外出劳务人员相对集中、劳动量较大、工作相对稳定的地方组建和设立联络站和办事机构,派驻“劳务大使”,全方位进行信息收集、服务协调、依法维权等活动,发育更为稳定的劳务市场。

  新时期,在输出基地建立党组织或服务性协会,也是辟建基地的组织尝试,创出信誉和名牌,拓展新的劳务市场。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站——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举报电话
·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报道
·贯彻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推动社会发展
·难忘2008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图 片 新 闻
市委二届三次全委会议
“春之声”民族音乐会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